其他
黄州得名辨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黄冈文学 Author 王琳祥
提及黄州,人们自然会问起这黄州之“黄”的来历,被问者要么无言答对,要么语焉不详。
笔者翻阅古今有关书籍,居然也是众说纷纭,有言黄州源于春秋时代的黄国,或言黄州在春秋时代为鲁国的附庸邾国之地;有言黄州因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的封地而得名,或言黄州的得名因“州带黄水”……
黄州之“黄”的来历究竟是什么?因为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笔者认为有考证的必要。
(一)黄州为古黄国之地
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四十九黄州沿革下记述说:“《禹贡》荆州之域(《齐安志》)。……春秋时为黄国之地(《春秋》威公八年,黄随不会。《注》云:‘黄国,今弋阳县。’”
南宋人祝穆在《新编方舆胜览》黄州建置沿革下说:“黄州,春秋时为黄国之地,楚灭黄而有其地。楚宣王灭邾,徙其君于此,又名邾城。”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在黄州路沿革门下沿袭此说:“荆州域。春秋时为黄国之地。楚灭邾,徙其君于此,名邾城。”
以上王象之、祝穆与《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皆记述黄州本古黄国之地。
(二)黄州本邾国之地,后为黄国之境
唐人李泰在《括地志》中说:“故邾城,在黄州黄冈县东南百二十一里,本春秋时邾国。”
唐人杜佑在《通典》黄州下也记述说:“春秋时邾国之地。”
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述说:“黄州,本春秋时邾国之地,后又为黄国之境。战国时属楚。……萧齐于此置齐安郡,隋开皇三年,罢郡,置黄州,因古黄国为名也。”
以上李泰、杜佑与李吉甫皆记述黄州本春秋时邾国之地,李吉甫更是言之凿凿﹕“隋开皇三年,罢郡,置黄州,因古黄国为名。”(三)黄州为鲁国附庸邾国之地
北宋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记述说:“黄州(齐安郡,今理黄冈县)。春秋‘弦子奔黄’,即齐之与国也。又为鲁附庸邾国之地。……后为黄国之境,战国时属楚。”“即齐之与国”,意思是与齐国友好,有邦交的关系。
(四)黄州因黄歇得名
明人顾景星在《白茅堂集》中记述说:“黄州,因战国时黄歇封地,故以名州。黄冈,……又以黄州得名耳。”
(五)黄州因黄祖黄城镇得名
清人杨守敬在《隋书地理志考证》中说:“后周黄州,因黄祖黄城镇为名。隋之黄州,移周黄州治于黄冈耳,与春秋黄国不相涉。”
(六)北周的黄州得名于黄祖黄城镇,而隋代的黄州得名于春申君黄歇
今人梁敢雄先生依据顾景星“黄州,因战国时黄歇封地,故以名州”的说法,在《黄州得名于楚相春申君黄歇》一文中又推出新的理论,即“北周的黄州得名于黄祖黄城镇,而隋代的黄州得名于春申君黄歇”。(见2014年8月30日《鄂东晚报》)二、辨证
(一)黄州得名与黄国无涉,黄州亦非黄国之境
春秋时代,黄国为子爵,国土不甚广阔,常受到楚国的欺凌,但黄国又始终不屈服于楚。公元前704年,“楚子合诸侯,黄、随不会”,因此惹怒了楚国。
《左传·桓公八年》记述此事说:“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楚子)使薳章让黄。”让,以辞相责。
公元前675年,即鲁庄公十九年,楚文王“伐黄,败黄师于踖陵”。踖陵,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这是楚国第一次进攻黄国。
公元前656年,鲁僖公因陈国有亲楚倾向,便约江、黄两国起兵伐陈。当时,江、黄、道、柏、弦国相邻,彼此之间又有婚姻关系,他们联盟抵抗楚国的侵略,使楚国大为忌恨。为消除隐患,楚国在这些小国之间实行挑拨离间和分化瓦解的策略,最终导致这些小国之间的联盟崩溃。
公元前654年,楚成王命斗穀于菟(尹子文)乘虚突袭灭亡了与黄国相邻的弦子国。
《左传·僖公五年》记述此事说:“楚斗穀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西晋人杜预注《春秋·僖公五年》“秋八月,楚人灭弦,弦子奔黄”云:“弦国,在弋阳轪县东南。”按,弦子国,《汉书·地理志》在荆州江夏郡下说:“轪,故弦子国。”《晋书·地理志》在豫州弋阳郡下记述说:“西阳,故弦子国。”《辞源》在弦子国条下说:“在今湖北浠水县西。”
当弦子国土为楚所有之后,楚国与黄国境土邻接。面对强敌,黄子国的君主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自认为楚“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因此面对楚国的有意挑衅与指责竟然毫不在意,也不采取任何防御的措施。
结果,楚成王以黄国不向楚国进贡为托词,公开出兵,一举将黄子国灭亡,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48年,即鲁僖公十二年、楚成王二十四年的夏月。郢,楚国的都城。
《左传·僖公十二年》记述此事说:“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西晋人杜预注曰:“黄国,弋阳县。”
唐人李泰在《括地志》中说:“黄国故城,汉弋阳县也。秦时黄都,嬴姓,在光州定城县四十五里。”
唐人杜佑在《通典》中说:“光州,春秋时黄国也。”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光州定城县下记述说:“黄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春秋时黄国,后为楚所灭。”
唐人梁载言《十道志》上说:“光州弋阳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弦子国,秦置三十六郡。禹九江,汉为西阳县。定城置在古黄,本汉弋阳县。”
北宋人李昉在《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九光州之下记述说:“《图经》曰:‘定城县,春秋黄子国也。’《十三州志》曰:‘定城,置在古黄子国南十二里。’《十道志》曰:‘定城,本汉弋阳县。’《汉志》曰:‘弋阳侯国,属汝南郡。弋山在西北。故黄国,今黄城是也。’”
(按,此黄城当是定城之讹。《元丰九域志》记光州有县四,分别为定城、固始、光山、仙居,州治定城县,无黄城。)
北宋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之一百二十七光州下记述说:“定城县,春秋黄国地。汉为弋阳县地,属汝南郡。……按,《十三州志》云:‘定城置在古黄子国南十二里。’”“黄国故城,在(定城)县西十二里。春秋时黄国,为楚灭。”
北宋人欧阳忞在《舆地广记》光州下记述说:“春秋为黄、弦二国,皆为楚所灭。”在定城县下也记述说:“故黄国也,楚人灭之。”
元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舆地四光州之下记述说:“春秋时黄国也,亦弦国之地(鲁僖公五年,楚人灭弦。弦在弋阳轪县。轪,徒计反)。……隋煬帝初为弋阳郡。唐为光州,或为弋阳郡,属淮南道,领县五:定城、始、光山、仙、殷城。……定城,古黄国,汉弋阳县故城,有淮水。光山,古弦国,汉西阳县,晋光城县,有光山、柴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黄,周国名。嬴姓。春秋时灭于楚。故城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十二里。《左传·桓公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又僖公十二年,楚灭黄。……潢川县,汉弋阳郡。后魏分置南北二弋阳县,改曰定城县。唐以后为光州治。明省县入光州。民国改光州为潢川县。”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定城县,北齐并南、北弋阳县改置,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元废入光州。定城郡,南朝梁置,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齐废。……黄国,西周封国,嬴姓。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故城至今犹存遗址,附近曾多次发现黄国文物等。1975年在李店水库发现大量青铜礼器和兵器。”
按,以上的文字,皆证实黄国位于光州定城县,今河南潢州县西十二里为其故城。
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黄州沿革下记述说:“《禹贡》荆州之域(《齐安志》)。……春秋时为黄国之地(《春秋》威公八年,黄随不会。《注》云:‘黄国,今弋阳县。’《元和郡县志》云:‘黄国故城,在光州定城县西二十里。’则今之黄州,非古黄国之都,特黄国之地耳)。楚灭黄而有其地(《左传·僖公十二年》:黄人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楚宣王灭邾,徙其君于此城,故又名邾城。”
按,“威公八年”应为桓公八年,宋人避讳,改桓为威。“县西二十里”应为县西十二里。
明万历三十六年的《黄冈县志》“摭闻”门下载:“黄国,颛顼之裔。嬴姓。子爵。《左传·桓公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而黄始见于经,则黄与随邻。僖公二年,齐、宋、江、黄盟于贳,则黄又与江邻。至十二年,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楚遂灭黄。
“杜预注云:‘黄国,弋阳县。’按,弋阳县,今河南光州。杜佑《通典》亦曰:‘光州,春秋时黄国也。’于黄州则云:‘后为黄国之境。’《文献通考》与《一统志》因之,遂以黄州为黄国。而于光州,注‘春秋为弦、黄、蒋三国地’。《楚纪》亦谓黄州为古黄国,且曰‘至黄冈观黄子故墟’。……然杜预去古未远,当为有据。”
清乾隆十四年的《黄州府志》卷之一“沿革”门下记述说:“黄州府,在唐、虞、夏、商,荆、扬、豫三州之域。周为弦子国(见《晋书·地理志》),后并于楚。或以为黄国者,非也(黄国在汉县之弋阳,今之光州是)。”
按,黄子国与弦子国皆为子爵,子爵的国土在周朝只有五十里的方圆。弦子国都城位于今湖北浠水县西的巴河下游,今黄州在春秋时期为弦子国地。黄子国的都城既位于今河南定城县,今黄州与之相距数百里开外,从理论上讲,黄子国的国土再广阔宽泛也难包涵今日黄州的地域。
宋元人言光州为春秋时代的黄子国之地,又言其为弦国之地,明显有误。又,楚国在灭亡黄子国之前先灭掉了弦子国,其国土为楚国所有,如果黄子国处在楚国与弦子国之间,楚灭弦,“弦子奔黄”这一举动并非上策,因黄子国在楚灭弦子国之时,也同样受到威胁。
另,楚灭弦子国,其进退路线非经今黄州地域不可,倘若此地为黄国,楚国军队灭弦子国则进退无路。从楚国在灭亡黄子国之前就已灭掉弦子国一事,即可知今日黄州地域非春秋时代的黄国地域。南宋人王象之“今之黄州,非古黄国之都,特黄国之地耳”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又,《左传·庄公十九年》载:“遂伐黄,败黄师于踖陵。”杨伯峻注:“踖音鹊,又音积。 踖陵,黄国地名。当在今潢川县。”踖陵既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南。从公元前675年“楚败黄师于踖陵”这一事件的作战地点看,黄子国在被楚灭亡的前七年,国都明显在今河南潢川境内。由此看来,黄州源于春秋时代的黄子国难以成立。
(二)黄州得名与黄水无关
北宋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光州光山县之下记述说:“故黄川城,在县南四十里,耆旧相传云古黄国别城。宋升明年置郡,州带黄水,因名黄川郡。梁天监元年废。”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黄川郡,后魏置,梁废。故城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南。相传古黄国别都,以州带黄水,故名。”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黄川郡,北魏置,治所在定安县(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废。”
按,黄水位于今河南省境内,与湖北的黄州毫无瓜葛。黄川郡名因“州带黄水”而得,时在南朝宋时的升明年间。“宋升明年”即公元477―479年。黄国别都远在今黄州数百里外的光州光山县西南。民国年间改光州为潢川县。黄川郡的得名因“州带黄水”,民国人将黄川改为潢川即有地理特色。所谓“黄州因州带黄水而得名”,显然是张冠李戴。黄州不是黄川。
(三)邾国是鲁国的附庸,黄州邾城与鲁国无关
附庸,南宋人王应麟在《诗地理考》中解释说:“《王制》注:小城曰附庸。朱氏曰:犹属城也。小国不能自达于天子而附于大国。……春秋之时,有邾国,亦鲁之附庸也。”
《左传·哀公七年》载:“秋,伐邾,及范门,犹闻钟声。大夫谏,不听。茅成子请告于吴,不许,曰:‘鲁击柝闻于邾,吴二千里,不三月不至,何及于我?且国内岂不足?’成子以茅叛,师遂入邾。”西晋人杜预注“鲁击柝闻于邾”说:“言近也。”柝,打梗用的梆子。
《山东通志》载:“邾国,在邹县西南。周武王祝融之裔曹挟于邾,即此也。颜师古注《急就章》:‘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为鲁附庸,在邹县。’”
邾国是鲁国的附庸,由于地近鲁都,为鲁人所逼,乃向西南迁于今邹县东南的峄山之阳与郭山之北的夹谷地带。
《左传》载: “鲁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公曰: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 ’公曰: ‘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 ’ 遂迁于绎 ”
杜预注:“绎,邾邑。鲁国邹县北有绎山。”《左传》邾文公所言的意思是说,如果迁都有利于民众,那么也就有利于我。上天生育了民众然后为他们树立了国君,国君则应当为民众的利益着想。民众得利,实际上就是国君得利。左右大臣劝谏说:还是不迁都的好,这样国君您可以获得长寿。
邾文公回答说:“国君活着,就要为民众服务。生命的长短,与时命有关。如果迁都有利于百姓,这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邾文公为邾国十四世国君。史载邾文公迁都峄山之阳四个月后病卒,“利于民而不利于君” 不为虚言。鲁文公十三年,即公元前283年。
《太平寰宇记》载:“古邾城,在曲阜东南四十里。”《括地志》说:“故邹城,在泗水县西南六十里。”《读史方舆纪要》云:“《寰宇记》之古邾城,即坐城,最当。”
汉人班固在《汉书·地理志》记述:“鲁国,故秦薛郡,高后元年为鲁国……县六:鲁……卞……汶阳……藩……驺……薛……。”驺县下自注曰:“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峄山在北。莽曰‘驺亭’。应劭曰‘邾文公卜迁於峄者也’。音驿。”
汉人赵歧在《孟子题辞》中说:“邾国,至孟子时,鲁穆公改曰邹。……邹,本春秋邾子之国……为楚所并。”
《后汉书·志第二十·郡国二》载:“鲁国(秦薛郡,高后改。本属徐州,光武改属豫州),六城……驺,本邾国。”梁人刘昭注“驺,本邾国” 说:“有驺山,高五里,秦始皇刻石焉。刘荟《驺山记》曰:‘邾城在山南,去山二里,城东门外有韦贤墓,北有绎山。《左传》文十三年邾迁於绎。’”
杜预在《世族谱》中说邾于“春秋后八世楚灭之” ,罗泌《路史》卷八载:“小朱十四世而朱二十有九世,灭于楚,封其君为钜鹿侯。”朱即邾。
根据以上《左传》《孟子题辞》《史记》《汉书》《后汉书》《世族谱》《路史》等古籍的记载,可知邾国始封于西周,至十四世邾文公十三年(前283年)始迁于峄,至二十九世(前256年)为楚所灭。邾国作为鲁国的附庸,地在山东曲阜东南四十里,楚灭邾,将其国君以钜鹿侯迁居楚地,仍号为邾城 。秦于山东故邾国境置邹县,属薛郡,汉为鲁国的属县。
汉人许慎《说文解字》说:“邹,鲁县,古邾国。……邾,江夏县,从邑,朱声。”以上史料表明,春秋战国时代的鲁国位于今日山东省境内,被楚灭亡的鲁国附庸邾国在山东邹县西南。黄州的邾城在鄂东,与山东的鲁国遥距数千里,彼此无法照应。黄州地域在春秋时代与山东邾国毫无瓜葛,说黄州的邾城为鲁国的附庸邾国,大谬。
黄歇(?—前238年),《史记》有传,系战国楚王族后裔,纪郢人,因有口辩之才,为楚相二十余年,受封为春申君,其封地十二县皆在淮北。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黄歇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市),门下有食客三千。考烈王死后,黄歇在内讧中被李园杀死。
宋人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中记述说:“楚灭黄,其族遂仕楚,春申君黄歇,即其后。”
北宋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说:“永安城,即楚相黄歇所都,隋改黄州为永安郡,取此为名。今有永安乡,在县北约六十里。”按,永安乡在黄冈县北十六里,六十里当为十六里所讹。
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苏东坡在《记黄州古吴国》一文中说:“昨日读《隋书·地理志》,黄州乃永安郡。今黄州东十五里许有永安城,而俗谓之女王城,其说甚鄙野。而《图经》以为春申君故城,亦非是。春申君所都,乃故吴国,今无锡惠山上有春申庙,庶几是乎?”
按,《图经》全称《黄州图经》,北宋真宗时代人李宗谔撰。李宗谔(964-1012年),字昌武,深州饶阳人,系《太平寰宇记》的作者李昉之子。生于宋太祖乾德二年,卒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五月,年四十九岁。七岁能属文。耻以父任得官,独由乡举第进士,授校书郎。又献文自荐,迁秘书郎,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时,累拜右谏议大夫。李宗谔以为永安城系春申君故城其实是正确的。
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黄州古迹门下记述说:“女王城,《齐安志》云:‘初,春申君相楚,受淮北十二县之封,以其地介于蕲春、申、息之间,故曰春申。’今之女王城,盖昔之楚王城之讹耳。东坡有诗序云:‘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齐安志》二十卷,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黄州太守吕昭问俾教授厉居正重修。
从苏东坡的记述来看,他忽视了春申君黄歇始封十二县皆在淮北这一史实,文中只注重无锡惠山上的春申庙显然有失。诚如《齐安志》所言,春申君的得名是“以其地介蕲春、申、息之间,故曰春申”。
申即申国,西周封置,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二十里,春秋时为楚文王所灭,置为申县;息即息国,西周封置,在今河南息县,公元前680年为楚所灭,改置息县。
春即蕲春,《太平寰宇记》载:“蕲州,蕲春郡,今理蕲春县。……今蕲州居三楚之中,盖蕲为周、秦旧地也。始皇十六年灭楚,虏王负刍于蕲,即此。”《齐安志》系南宋人厉居正撰写,与苏东坡文中所提到的北宋人李宗谔的《黄州图经》面世时代稍后。《齐安志》解释春申君的名称由来是有道理的。
明代万历《黄冈县志》古迹下记述说:“黄歇垒,在县北十五里,即永安城,楚黄歇所都,隋置永安郡于此。一呼女王城,或谓楚王封其女之地,遂城而居之。一作吕王城。”
在录入苏东坡的以上记述之后,该志仍沿袭乐史《太平寰宇记》与《齐安志》的说法:“予谓楚都申郢,故(黄)歇封于春申,如齐之孟尝之类,即其地黄之永安为春申之始。封谓之春者,蕲春、寿春是也;申者,申、光之间是也,必兼二城封焉。”
万历《黄冈县志》的作者认定黄州为黄歇的封地,也是围绕着“春申”二字作文章。与《齐安志》的考证相比,《黄冈县志》以当时齐国的孟尝君作比喻,是很有说服力的。
孟,古地名,今山东古有孟庄子、孟林等,孟子之墓亦在山东邹县。尝,即尝邑,战国齐地,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孟尝君本名田文,封号孟尝君,即因封地有孟有尝而得。除此之外,《黄冈县志》还认为春申君之“春”,即指蕲春、寿春;春申君之“申”,即指申城与光城,并强调春申君的封号“必兼二城封焉”,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问题是:黄歇封为春申君之前,黄州一带系楚国的属地,黄歇立永安城为都,时间只有七八年,而黄歇改封于吴地之前后,此地又并未直接以“黄”名物,因此,说黄州地域系黄歇的封地是可以的,但说黄州因黄歇而得名则不可。顾景星“黄州因战国时期黄歇封地,故以名州”的说法有失。
(五)黄州由黄城镇演变,黄州因黄祖而得名
黄祖(?-208年),刘表手下战将。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刘表为荆州牧,驻扎在寿春的袁术派长沙太守孙坚侵掠荆州。刘表与孙坚争夺襄阳失利,赖黄祖率部弛援,其手下射杀孙坚,孙军大溃败。刘表反败为胜,荆州得保,晋升黄祖为荆州江夏郡太守,驻守夏口,防卫荆州东大门。
黄祖射杀孙坚之后,立足于江东的孙坚之子孙策、孙权为报杀父之仇,多次率军入侵江夏。刘表考虑到江夏地当江汉之口,实为荆州大门。为防止东吴入境,特命黄祖于石阳境内(今黄陂盘龙城的黄花涝)筑城防御。城因黄祖所筑,故以其姓氏名城,号“黄城镇”。
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七中记述此事说:“黄陂县,本汉西陵县地,三国时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建安中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
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六中沿袭李吉甫的说法改“三国时”为“后汉末”说:“后汉末,刘表以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晋、宋因之。” “后汉末”比“三国时”准确。
按,黄城镇后世名之为西城子,今黄陂六指店区寨上湾为其遗址。《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黄城”之下说:“在湖北黄陂县东。《陈书·宣帝纪》:‘太建五年,伐齐,克黄城,以为司州。’《元和志》:‘三国时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建安中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今西城子即其遗址。”
《隋书·地理志》载:“永安郡黄陂,后齐置南司州,后周改黄州。……永安郡,后齐置衡州,陈废,后周又置。开皇五年改(衡州)曰黄州。”
以上文字,前者针对黄陂县而言,后者针对永安郡而言。前者说后齐于黄陂置南司州,后周改黄州。后者说后齐在永安郡内置衡州,陈朝废,后周又置衡州,隋开皇五年,改衡州为黄州。按,后齐亦名北齐,后周亦名北周。
《湖北舆地记》载:“陈太建五年伐齐,克黄城镇。立司州,领安昌郡。废浐州。旋没入后周,改司州曰黄州,置总管府。”
清人杨守敬在《隋书地理志考证》中说:“后周黄州,因黄祖黄城镇为名。隋之黄州,移周黄州治于黄冈耳,与春秋黄国不相涉。”“隋之黄州,移周黄州治于黄冈耳”,文字表述得清楚明白,隋代的黄州是将北周的黄州移植过来的。也就是说,隋代的黄州是沿袭北周的黄州,只不过是州治从黄城镇迁徙到黄冈(南安城)罢了。
今人梁敢雄先生依据顾景星“黄州,因战国时黄歇封地,故以名州”与杨守敬“后周黄州,因黄祖黄城镇为名”的不同说法,撰写《黄州得名于楚相春申君黄歇》一文,折衷说“北周的黄州得名于黄祖黄城镇,而隋代的黄州得名于春申君黄歇”。
作者的理由是﹕“北周的黄州与梁、陈两朝的黄州一样均与隋代的黄州无继承或沿袭关系”,“且隋代的黄州与北周的黄州二者立名之寓意也各异﹕北周的黄州只不过沿袭其黄城之黄字;北齐始置、北周因之的衡州则是因其辖地秦汉时属衡山郡、衡山国而得名,又因隋文帝是帝王中第一个废江北南岳衡山名而认可湘南南岳衡山的。故他在开皇3―5年推行郡县制改革时,便改掉了北周衡州之名而以首建衡山国都邾城的楚相黄歇之姓,改名为黄州。”
笔者细读梁先生原文,发现以上的说法不独自相矛盾,且没有一条史料为证。史载北齐天保三年(552年),文宣帝高洋于黄城镇始置南司州及黄陂县,并在今黄陂县境内置浐州。同年,又于南安城(今武汉市新洲城关镇)西南别筑小城置衡州,领齐安郡,郡领南安县。
据《陈书·宣帝本纪》记载﹕陈太建五年(574年),宣帝陈顼出师讨伐北齐,攻克黄城镇,仍立南司州,州治黄城镇。又立安昌郡,郡领黄陂县。不久,北齐的衡州齐安郡降陈,陈废衡州、巴州、浐州与湍州,以浐、湍二州地为汉阳郡,隶属南司州。
又据《周书·静帝纪》载﹕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北周伐陈,杞国公宇文亮攻克黄城镇,又得南定、北光、衡、巴四州地,江北尽归北周所有。北周夺下黄城镇之后,始将南司州州名更名为黄州,置总管府,领安昌郡,郡领黄陂县。黄州州治黄城镇。黄州第一任刺史是宇文弼。《隋书·宇文弼传》载﹕“后,司马消难之奔陈也。(宇文)弼追之不及,遇陈将樊毅,战于漳口……三战三捷,虏获三千人,除黄州刺史。”
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七中记述南司州的得名由来时说:“周大象元年,改(黄城)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
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六中沿袭李吉甫的说法:“高齐于(黄城)镇置黄陂县及南司州。”
清同治《黄陂县志》卷一载:“北齐以石阳镇(故治在黄陂盘龙城的黄花涝,石阳亦名石梵)改置黄陂县,属南司州。”
时隔不久,北周又将黄城镇西四十里处的独家村(在今黄陂县治北三里,今县治系元代所移)辟为黄陂县治。旋将南司州改黄州。黄州当时仅辖一郡一县,郡即安昌,县即黄陂。唐人杜佑在《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三中记述:“黄陂,北齐置南司州,后周置黄州。”
后晋人刘煦在《旧唐书》志第二十中记述此事说:“后周于古黄城西四十里独家村置黄陂县。”
北宋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一淮南道九黄州下记述此事说:“黄陂县……本汉西陵县,北齐武帝置南司州。后周置黄州。大象元年开拓淮,于古黄州西四十里独家村置黄陂县,属齐安郡。”
北宋人欧阳忞在《舆地广记》卷第二十一中记述:“黄陂县,本汉西陵县地,北齐置南司州,后周置黄陂县,改南司州曰黄州。”
按,黄陂县之“黄”当是沿袭黄城镇之“黄”。 陂,本义:山坡;斜坡。《说文解字》:“陂,阪也。”陂亦作水边或池塘解。唐人侯复喜曾在汝州作《黄陂记》说:“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由来也。”
杨守敬言“后周黄州,因黄祖黄城镇为名”的说法,梁先生同意此说,故不作深论。隋灭陈,天下始合为一。
隋开皇五年(585年),朝廷将黄州治所从黄城镇迁到南安城。同时废北周设置的黄州总管府与安昌郡,将黄陂县划归齐安郡,改县为镇,不久复为县。
隋开皇十八年(599年),始将南安、齐安二县合并改名为黄冈,改梁兴为木兰,改信安为麻城,黄陂县名依旧,四县皆隶属黄州。
北宋人李昉在《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九黄州下记述此事说:“《十道志》曰:黄州齐安郡,《禹贡》荆州之域,战国时属楚。秦为南郡地,汉为西陵县。高齐置衡州。隋开皇三年为黄州。”
隋废衡州为黄州,仍辖齐安郡,表明隋王朝不满衡州一名而喜用黄州为称,这里的黄州明显是沿袭北周黄祖之“黄”,怎么突然变成了黄歇之“黄”呢?
以上列举之史实,没有“北周的黄州得名于黄祖黄城镇,而隋代的黄州得名于春申君黄歇”的蛛丝马迹,“隋代的黄州得名于春申君黄歇”显然是想当然。
又,梁先生言“开皇3 - 5年推行郡县制改革时,便改掉了北周衡州之名而以首建衡山国都邾城的楚相黄歇之姓,改名为黄州”,这显然又是臆断,因为楚相黄歇首建的是永安城,黄歇从未建立衡山国都于邾城,衡山国始于秦汉。
笔者以为,隋代的黄州与北周的黄州继承或沿袭关系密切,隋代的黄州与北周的黄州二者立名之寓意也相同﹕北周的黄州沿袭黄城之“黄”字;隋代的黄州同样是沿袭黄城之“黄”字,故清人杨守敬在《隋书地理志考证》中断言:“后周黄州,因黄祖黄城镇为名。隋之黄州,移周黄州治于黄冈耳,与春秋黄国不相涉。”
三、结语
唐文宗李昂太和五年(831年),黄州州治又从南安城迁到赤壁山南(即今日黄州城址),与江南武昌相对。正如北宋人王禹偁在《月波楼咏怀并序》诗中所说:“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筑城随山势,屈曲复环周。”
有必要在此说明,《太平寰宇记》言中和五年有失。又今有人撰写文章,言唐人将黄州州治先迁到邾城遗址之上,再迁到今黄州青砖湖社区,明显是错误的。
黄州州治历经三次变更,即初置于黄城镇,继迁南安城(今武汉市新洲区),三迁于赤壁山南。自唐太和五年至今,黄州城已有近一千二百年的历史。
综上所述,黄州之名始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由南司州改称。南司州之名始于北齐天保三年(352年),州治黄城镇。黄城镇因东汉建安年间江夏太守黄祖所筑而得名。追根寻源,清人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后周黄州,因黄祖黄城镇得名。隋之黄州,移周黄州治于黄冈耳,与春秋黄国不相涉”之说,当为确论,“隋代的黄州得名于春申君黄歇”显然是不实的。
由此看来,黄州之“黄”,黄陂县之“黄”、黄冈县之“黄” 皆源于黄城镇,黄陂县、黄冈县为兄弟关系,黄城镇与黄陂、黄冈是父子关系,黄城镇因东汉末年江夏太守黄祖的姓氏而得,其它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作者简介】王琳祥,字沁洋、心祥,黄冈市赤壁管理处文史顾问、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等。曾在美国、日本、台北及国内国家、省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近200万字的学术论文。著有《赤壁之战战地研究史》《苏东坡谪居黄州》《苏东坡的道家情结》《黄州赤壁》等学术著作。黄冈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文史专员、湖北省吴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链接👇】月满中秋共今宵
鄂东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副主编: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程立祥